24小时服务热线 0312-6792678
天气: 温度: 风向: 风力: 空气湿度:
简体中文
古莲花池:穿越八百年的别样人间
2019-05-23 20:36 468人已阅 0人赞过
荷叶田田、荷花袅袅,闹市中竟有一方蓬莱仙境。7900平方米的水域,荷花如何肆意绽放都不会显得用力过猛。 古莲花池 但若去古莲花池只看莲花,美则美矣,却浪费了别致的亭台楼阁和林立的碑刻。矫情点儿说,一番游览下来,只觉亭廊里都弥漫着书卷气,到底不负“清朝十大书院之冠”的盛名。 谁适合来古莲花池?个人感觉,所有人。 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 最早的省图书馆,服务社会俞百年。适合学子前来瞻仰古迹,立志读书。 老人呢,每天清晨,池塘边二胡和葫芦丝的合奏便响起,练字、打太极的老人也隐匿于各个庭院,往往是穿过一扇小门,方看得一方景,大有曲径通幽之意,大概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就在于此。而这些晨练的老人们,也为古莲花池贡献了最具烟火气的一幕。试想,在寸土寸金的保定裕华路,最繁华的商业街边,有一座占地30000平方米的古典园林,水榭阁楼、万卷典藏,和一墙之隔的现代社会宛若两个世界。 园内晨练老人 至于孩子,与其过早接触虚拟的网络游戏,不如去接触有温度的山水草木。因为只有自然才能教会他什么是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,什么是“爬山虎细密的脚”,而不是停留在二维平面,家长还告诉他“就是这样的”。突然觉得倒退了几百上千年,家长们把望梅止渴、画饼充饥的戏码都搬了出来。 小荷才露尖尖角 爬山虎的脚 去含沧亭的可能还是老人居多,有幸看到一个老奶奶侧身倚靠在那儿,对着手机唱着老调,不仅娴熟且自得其乐,若时光倒退几十年,好似可以想象奶奶以少女的娇俏模样站在台上,一时风光无两。 洒然亭 其实,很多亭廊也适合年轻人啊,除了餐厅和电影院,肩并肩坐在这里聊聊天,看着满园荷叶和如洗蓝天,大概可以理解“我们坐着,不说话,就十分美好”的意义。 这座桥,是莲池内现存最古老建筑,始建于元代,名为绿野梯桥,汉白玉砌成。这么美的名字,倒和这通体透白的桥相配。由于年代久远,现已禁止通行。看桥上那多年雨水也冲刷不下的磨损痕迹,千年的时光,大概就是一个人活了十五辈子,这样想来,欷歔不止。 我大概经常留意一些在别人看来不甚特别的小细节,可私心觉得,看细节也能知道古莲花池的工作人员把心力用在了哪里。 树和它的“拐杖” 他们会给树按“拐杖”,既给他自由生长的权利,又及时从歧途中拉他一把;看一棵210岁的国槐似乎要延伸到水面去,210岁高龄的他深刻演绎了植物的“趋光”、“趋水”性,又是一堂生动的生命科学课程。 210岁的国槐 小方壶和横在它门前的古树 塘前古树和满池碧荷,或许才是这房屋得名神仙居所“方壶”的原因。 凿刻入石的碑文,之前也是单纯感叹书法大家的艺术造诣,后来才得知,不是每一个书法大家都懂得刻碑,而是由可能不识字的石匠凭着高超技艺通过仿造将字刻写完成。他们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,却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做出巨大贡献。 莲池石碑 感叹檐枋上的绘画,细致如斯,哪怕被束之高阁鲜有人观看也未曾敷衍半分。不免敬佩古代匠人的职业操守,就像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里匠人常说的,为官府和皇家做事,完全是提着脑袋拿出毕生所学。 檐枋 古莲花池特殊之处还在于,从官府园林、书院园林、皇家园林转变为公众园林之后,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,身份转变的十分和谐。唐代以来的碑刻、元代以来的石桥、康乾盛世时的书院和皇家行宫,无一不和现在的池塘草木、信步游人相配。 保定人将它视为文化和历史旗帜,却并非以仰视的心态,反而毫无距离感的在院内散步,好似千百年的建筑和书籍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这,大概就是古城人才有的底气吧。

相关评论

发表评论

提交 验证码: 昵称: